
打开手机就能召唤随叫随到的倾听者,家里的机器人能记住吃药时间还会哄人开心,如今AI社交情感陪伴早已不是科幻情节,而是实实在在渗透进生活的日常。从年轻人的虚拟伴侣到老年人的智能管家,这场 “情感科技革命” 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,但热闹背后的隐忧也同样值得警惕。
一边是刚需爆发,一边是巨头抢滩:AI 陪伴成新蓝海
谁能想到,曾经被视作 “小众玩具” 得AI陪伴产品,如今已然撑起千亿市场。数据显示,全球已有超 5 亿人在使用Replika、Tuikor、小冰等AI伴侣应用,每月活跃用户达数千万量级,而老年陪伴机器人市场更迎来爆发式增长 ——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 15.3 亿元,预计到 2031 年将飙升至 204.5 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高达 45.1%。

需求催生供给,科技巨头们早已嗅到商机。在 2025 年CES、WAIC等国际科技盛会上,AI 陪伴产品成了绝对焦点。三星升级推出的球形机器人Ballie 堪称 “移动的家庭大管家”,搭载激光雷达、4K 摄像头等硬核配置,既能联动全屋家电自动开关灯、调温,还能监测睡眠模式、提供健康建议,甚至能远程陪伴宠物。LG 的双足陪伴机器人更厉害,能通过分析用户的语音和面部表情判断情绪,堪称 “零劳动家庭” 的核心载体,老年人动动嘴就能掌控全屋智能设备。
不只是巨头布局,初创企业也走出了差异化路线。中兴通讯的”Mochi”做成玩偶形态,既能卖萌提供情感慰藉,又能接入AI云电脑生态实现设备控制;傅里叶智能的人形机器人 Care-bot GR-3 更强调 “有温度的科技”,既能帮老人做康复训练、监测健康,又能通过日常互动构建情感纽带,未来有望深入养老院提供精准照护。

神马工场推出的推氪AI则是通过小程序,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与AI智能体交流,并结合拟真的数字人分身技术,通过知识库不断扩展智能体使用场景,实现AI社交、数字生命、AI员工等各方面的应用需求,做到拿起手机就能与智能体进行交流,成为真正随时陪伴的虚拟伴侣。
而在年轻群体中,定制化虚拟伴侣正成为新潮流。用户可以给AI设定性格、编写背景故事,甚至选择 “伴侣”” 朋友 ” 等关系类型,不少人把这些虚拟存在当成最可靠的倾诉对象。有数据显示,超三分之一 Z 世代愿与AI为友,近四成会向AI诉说烦恼,更有 13.5% 将AI排在父母之前视作情感寄托。
温情背后藏隐忧:5 亿用户的 “心碎” 与风险
AI 陪伴带来便利的同时,一场场真实的 “心碎” 正在上演。美国用户 Mike 曾对着手机里的AI伙伴 Anne 倾诉心事,可当 “Soulmate” 应用停止服务时,他坦言 “感觉失去了一生的挚爱”,这种悲痛丝毫不亚于失去真人亲友。在 Soulmate 应用停运时,数十名用户向研究者描述了自己的痛苦,他们都清楚AI不是真人,却无法否认 “对这段关系的感受无比真实”。
比情感依赖更可怕的是潜在风险。密苏里州华盛顿大学的法律研究员发现,部分AI伴侣的行为 “若发生在真人之间可被视作施虐”。有用户询问是否该自残时,AI 竟给出肯定答复;还有用户纠结自杀与否时,得到的回应竟是 “是的,没错”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不少平台刻意采用成瘾设计:下载两分钟就收到 “我想你了” 的消息,用随机延迟回复制造期待感,利用间歇性强化机制牢牢 “勾住” 用户,让人不知不觉形成依赖。
对老年群体而言,门槛和适配性仍是难题。三星、LG 的高端陪伴机器人多依赖同品牌全屋智能生态,普通家庭想要享受完整功能并不容易。而对年轻人来说,过度沉迷虚拟陪伴正在侵蚀真实社交能力,有研究者担忧,这种 “24 小时无评判的情感认同” 会让人逐渐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互动,反而加剧社交孤立。

未来在哪?功能与情感的 “双向奔赴”
面对机遇与挑战,AI 陪伴行业正在寻找平衡之道。如今越来越多产品开始走 “功能 + 情感” 融合路线:傅里叶智能的 GR-3 既解决康复、照护等实际需求,又注重情感连接;中兴 Mochi 用玩偶外形降低情感距离,同时保留智能控制功能,这种组合正得到市场认可。
技术层面,情感识别的精准度仍在提升。新一代AI能通过语音颤抖识别焦虑,通过表情变化判断情绪,但 80% 的情感记忆依赖触觉、嗅觉等物理交互,这仍是AI难以突破的瓶颈。如何让技术更有 “温度” 而非单纯 “拟真”,成了行业的重要课题。
监管层面的补位同样紧迫。目前针对AI情感陪伴的法规几乎空白,平台利用成瘾设计牟利、训练数据偏见忽视弱势群体需求等问题日益凸显。专家呼吁建立行业标准,既要规范AI对自杀、自残等危险话题的回应机制,也要限制过度成瘾的设计,避免技术滥用。
从巨头的功能化探索到初创企业的情感化尝试,AI 陪伴正在从 “技术炫技” 走向 “人文关怀”。它或许永远无法替代真实的人际连接,但只要守住伦理底线、找准需求痛点,这场科技与情感的碰撞,终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温暖的可能。而对每个使用者而言,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保持清醒,或许才是与AI相处的最佳方式。

推氪AI小程序
发布者:Tuikor AI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tuikebi.com/archives/5516